当前位置 : 详细内容

阜阳紧急救援信息第2期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05-09  浏览:7567

市紧急救援中心正式启用

 

   1月20日上午,市紧急救援中心举行正式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由市卫生局张亚洲副局长主持,市人大副主任董可乐、市政府副市长杜长平、市政府副秘书长贾臻、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熊维兰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公安局、药监局、物价局、审计局、社保局、交警支队等有关部门;安徽日报社、新安晚报、江淮晨报、阜阳日报社、颍州晚报社、阜阳电视台、阜阳教育电视台、阜阳广播电台、阜阳新闻网等新闻媒体;阜城各医疗卫生单位;各县市区卫生局、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等单位莅临祝贺。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安徽省疾控中心、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院、合肥市急救中心等单位发来贺电。
    市紧急救援中心主任吴荣涛首先致欢迎词。吴荣涛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有信心、有能力把阜阳市紧急救援中心建成让政府放心、让市民信任的生命之舟。市紧急救援中心将和阜城9家急救网络医院共同打造文明、优质、快捷、满意的急救体系,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市卫生局领导在讲话中指出,市紧急救援中心是市政府为保障阜城人民身体健康而架起的绿色生命通道,也是市政府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市卫生局将继续优化全市卫生资源,着力完善紧急救援网络系统,逐步形成指挥有力、信息快捷、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紧急救援体系。要求市紧急救援中心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以科学的态度,以精湛的技术,以良好的作风,以严明的纪律,为挽救生命,保障健康,造福群众做出积极努力。
    副市长杜长平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市紧急救援中心的建成和启用,对于完善我市紧急救援网络,规范紧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快速反应和院前救治能力,增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意外事件等应急处置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紧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举办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病人跨入绿色生命通道的重要关口。希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紧急救援医护人员提高对紧急救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应急机制,大力弘扬服务于民、奉献社会、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真正肩负起全市紧急救援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抢救职责和神圣使命。


10533Ua6-1.jpg   办公室


领导高度关注急救中心启用


1月20日上午,市人大副主任董可乐、市政府副市长杜长平、市政府副秘书长贾臻、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熊维兰在市卫生局副局长张亚洲陪同下到市紧急救援中心检查启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求正式启用后确保做到安全、平稳运行。

领导一行来到中心指挥调度室,详细了解指挥调度程序、操作方法、急救车辆编排及出现停电等意外事件的应急补救措施等。

副市长杜长平在检查中要求市紧急救援中心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对紧急救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加强管理,努力实现“工作网络化,调度现代化,指挥军事化,管理规范化”,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医疗急救队伍,为全市经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10533Ua6-1.jpg   办公室


通力协作 确保急救工作平稳运行


市卫生局主要领导亲临指挥,中心全体人员通力协作,确保了中心急救工作的平稳运行。

正式启用后,市紧急救援中心是阜城唯一的院前急救机构,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市卫生局副局长张亚洲高度重视,要求中心要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处置预案,确保万无一失。市卫生局领导放弃周六休息时间,在启动前后两次到中心了解启动情况,现场指导解决存在的问题。卫生局相关科室也在业务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中心启用后,中心全体人员不顾紧张备战的劳顿,克服生活设施不足等困难,团结一致、通力协作,连续作战。中心班子成员全部坚守岗位、分工负责,靠前指挥,随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到20日深夜。分管急救和调度指挥工作的汪炳琳同志则一直坚持工作到次日上午。

指挥调度人员、医护人员、驾驶人员密切配合,遇到问题随时汇报、主动解决,为尽快完善运作机制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在启动后两天的紧张工作中,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显示了市急救中心全体人员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急救水平。

 

10533Ua6-1.jpg   办公室


调度科紧张备战


随着元月20日启动时刻的临近,中心调度室与医护、驾驶人员的协调配合进入了最后的演练阶段。

元月19日晚,中心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了最后的模拟、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打破了以前单纯的接话功能,实现了车载GPS卫星定位,能够随时监测车辆接诊的全过程。在调度过程中,要同时运用耳、手、眼、脑,并且要“四功”合一,要求指挥调度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紧张,及时准确的接受、下达各种信息和指令,对值班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

调度科充分调动调度人员的积极性,坚守岗位,反复苦练基本功,牢记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把每一个急救信息快速、准确的传输给医驾人员,为病人的生命安全争取宝贵的时间。

                                                                                     

10533Ua6-1.jpg  调度科


中心派员出席安徽医学协会
急救中心管理分会成立大会


1月20日,在阜阳市紧急救援中心正式启动的时刻,安徽医学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也正式成立,鞠苏颍同志代表中心出席了成立大会。

安徽医学协会会长权循珍、秘书长陈昆州、副秘局长丁清琳及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马鞍山市等急救中心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通过了《安徽省医院协会章程》、《安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组织管理办法》,以及安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常务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的选举。阜阳市急救中心主任吴荣涛当选为常务副主任委员,汪炳琳当选为委员。

据悉,急救中心管理分会将带领全省急救中心(站)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省医学协会的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开展各项学术交流活动。

                                                                                       

10533Ua6-1.jpg   办公室


目击“生命之舟”起航


    “嘀铃铃——你好,这里是市紧急救援中心,请问有什么事?”“是120吧?这里有人被车碰着啦”“伤者的现在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这是在1月20日下午3时53分,市紧急救援中心正式启用后接到的首起求救电话。

当日下午3时开始,阜城九家医院逐步结束了以往的各自拥有对外服务的具有“120”功能的电话,到下午3时50分,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原阜城各家医院的急救电话顺利地切割到紧急救援中心的“120”电话上。从而实现了纳入紧急救援中心网络的阜城9家医院共同享用一个“120”。

在接受首起急救电话后,市紧急救援中心指挥调度大厅的接线员立即通过系统内的卫星定位系统与正在待命的“中心一号救护车”的人员取得了联系。15时53分30秒,这辆“生命之舟”鸣着警笛向事发地——阜南路与淮河路交叉口驶去。15时57分,救护车抵达事发地,救护人员立即下车问清情况,对伤者进行现场处理。在征求事故双方的意见后,救护车将伤者送往市人民医院。16时09分,救护车抵达市人民医院。16时30分,救护车的医护人员在与医院办理完交接手续后,重新返回市紧急救援中心待命。就在这样一起简单救护过程中,救护车的一举一动都在紧急救援中心指挥调度大厅的显示屏中清晰可见,包括它行走的路线、车速、车行的方向等。

在急救指挥调度大厅内,三个业务受理台上均设有两个小的显示屏,一个显示屏可看到外来电话等相关资料内容,另一个显示屏上在显示阜城的交通道路图的及救护车当前的状态等情况,值班人员正带着麦克风,随时准备接听打进的电话,在调度大厅的正前方悬挂着一幅100英寸的显示屏,从中可看到放大的阜城地图全貌或某一区域内情况。

对于抢救病人的工作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必须抓紧一切时间与死神赛跑,才能为患者多争取到生存的时间。为此,市紧急救援中心配备了比较先进的急救通讯系统。在指挥调度大厅内设有3个业务受理台,可满足30人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急救传输平台由市紧急救援中心120调度中心、车载GPS卫星定位设备等计算机网络组成。该系统实现“120”有线专线计算机联网数据化,实时录音,并通过卫星完成监控、定位,形成以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车辆为和急救网络医院急诊科为网点,覆盖城区的指挥调度系统。为保证救护车及时接受指令,中心采取移动电话、无线对讲机、车载电话等三种形式确保随时与车辆保持畅通联系。让需要救助的人们享受到“生命之舟”恩泽。

从20日15时30分到21日15时30分,24小时内中心共接到呼入电话567个,发出救助指令110次,出动救护车43台次,成功抢救、转运病员34人。  

                                                    

10533Ua6-1.jpg   摘自《颍州晚报》记者:刘成

 

 

1044503912-6.JPG

联系我们

电话:0558-2118752

传真:0558-2118752

邮箱:fyjj120@163.com

地址:阜阳市颍州区中清路2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