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急救指南 | 黄金1小时保命关键,这些操作绝对不能错! |
文章来源: 阜阳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7-04 浏览:19 次 |
夏季蛇类活动频繁,毒蛇咬伤事件高发!我国南方地区尤其常见,每年约25~28万人被咬。阜阳地区也有毒蛇活动,如短尾蝮、赤练蛇等。医院每年都会接诊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临床中,最容易被毒蛇咬伤的部位的是足踝小腿(56%),其次是手臂。一旦被毒蛇咬中,轻则残疾,重则致命!掌握科学的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识别“危险分子”:毒蛇种类与毒素特征 1. 常见毒蛇“杀手档案”: “神经毒”刺客 (眼镜蛇、银环蛇): 咬后肌肉麻痹、呼吸困难,严重可导致窒息死亡! “血液毒”杀手 (竹叶青、蝮蛇): 伤口流血不止,甚至引发内脏大出血! “细胞毒”破坏王 (中华眼镜蛇): 剧痛难忍,伤口肿胀如“馒头”,组织易坏死溃烂! 2. 如何快速判断中毒? 看牙痕:毒蛇通常留下1~2对明显深大的牙痕(齿痕间距宽),无毒蛇则是 一排细密的小牙痕。 看症状:被咬后若迅速出现剧烈疼痛、明显肿胀、头晕恶心、呼吸困难、视物模糊、全身乏力等,高度提示中毒! 警惕“干咬”: 约 20% 的毒蛇咬伤可能不释放或释放极少毒素(干咬),但 必须严密观察至少24小时! 不能掉以轻心! 二、急救黄金法则:5大“保命动作” VS 5大“致命禁忌” ✅ 保命5步,刻不容缓: 保持冷静!恐慌心跳加速会加速毒素在血液中的扩散。深呼吸,尽量镇定。 迅速脱离!立即缓慢后退,远离毒蛇,避免二次攻击。 制动伤肢!用木板、树枝、衣物等固定伤肢,尽量保持伤口位置低于心脏水平,减缓血液回流速度。 解除束缚!立刻摘除伤肢上的所有戒指、手镯、手表、紧身衣物等,防止肿胀后勒伤肢体,造成二次伤害。 立即呼救!第一时间拨打120! 清楚告知是毒蛇咬伤, 尽快前往备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途中保持联系。 ❌ 5大禁忌,绝对避免! 禁止切开伤口!盲目切开会加重出血或引发严重感染! 禁止用嘴吸毒!操作不当不仅效果甚微,吸吮者口腔有伤口或溃疡时自身也会中毒,害人害己! 禁止冰敷或火烧!冰敷可能加剧局部组织坏死;火烧不仅无效,还会造成严重灼伤! 禁止饮酒或咖啡!酒精和咖啡因会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毒素吸收扩散! 禁止自行捆扎!不当的捆扎(如过紧、时间过长)极易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后果比蛇毒更严重! 三、抗蛇毒血清:唯一特效的“解毒密码” 为什么血清是“救命核心”? 抗蛇毒血清含有特异性抗体,能精准 中和 进入体内的蛇毒,是 唯一特效的解毒药物! 用药三原则:快!准!足! 黄金1小时: 咬伤后 1~2小时内 使用效果最佳!延误时间越长,毒素对心、脑、肾、凝血系统等造成的 不可逆损伤风险越高! 儿童剂量不减!孩子体重轻、血容量少,血清浓度更高!因此儿童用量与成人相同,甚至可能需要更多,医生会根据情况判断。 效果不佳需追加:若用药后6小时症状无改善或持续加重,医生会评估 追加血清剂量。 警惕过敏风险: 使用前通常需做皮试。 但若生命垂危、情况紧急,医生会在严密监护和备好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的前提下,冒险用药。 四、医院专业治疗:挽救生命,减少后遗症 专业清创:医生会进行规范伤口处理,清除坏死组织,但不会随意扩大切开伤口。 综合对症支持: 凝血功能障碍:在足量抗蛇毒血清基础上,可能需要输注血浆、凝血因子。 呼吸肌麻痹: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呼吸。 防治感染:使用头孢类等抗生素。 预防破伤风:必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与抗蛇毒血清 注射间隔至少1小时以上。 五、防蛇咬伤,牢记“避险锦囊” 户外活动:穿长裤、高帮鞋/靴,避免赤脚或穿凉鞋; 切勿徒手翻动石块、草丛、朽木。 避开活跃期(4-10月): 尤其 夜晚、清晨、雨后 蛇类活动频繁时段, 避免进入深草丛,行走时用手电 照明探路。 路遇毒蛇:缓慢后退至少2米,保持距离, 切勿惊扰、挑衅或试图捕捉。 家中防蛇:清理房前屋后杂草、杂物(尤其堆放的柴火、砖瓦);堵塞墙洞、缝隙;确保排水沟畅通无阻。 结语: 毒蛇咬伤就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牢牢记住八字保命真言:冷静、制动、送医、抗毒! |
电话:0558-2118752
传真:0558-2118752
邮箱:fyjj120@163.com
地址:阜阳市颍州区中清路288号